2013.06.15 絲綢之路、河西走廊

[row][double_paragraph] 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-1。 2013年6月15日清晨, 濛濛細雨, 所有車手聚集, 進行例行晨早簡佈會, 商議工作調配和當日行程。 随後, 車隊離開蘭州, 駛往絲綢之路、河西走廊其中一座重要城鎮-武威市。 沿途山色秀麗, 黃沙輕飄, 隊員開始感受到置身西域風光。 同一地段, 古時為黃沙大道, 現今車隊走過的, 卻是建築宏偉的高速公路。 想當年, 漢武帝派大將軍霍去病遠征河西,擊敗匈奴,為彰其“武功軍威”, 將城命名武威。 漢武帝其後設置河西四郡-武威、張掖、酒泉、敦煌。 中午, 車隊到達武威市, 並在市內午餐。 武威市歷史悠久, 古稱涼州。 在飯店牆上, 見到的正是傳誦千古, 為王翰的詩作-涼州詞-「葡萄美酒夜光杯, 欲飲琵琶馬上催, 醉臥沙場君莫笑, 古來征戰幾人回」。 在飯店内, 老闆亦展覧及淺談他珍藏多年的葡萄酒和夜光杯, 搏得一陣歡呼和掌聲。 自古以來, 河西區域盛產葡萄酒, 而武威更是葡萄酒之鄉; 夜光杯原玉石材料, 來自祁連山, 故河西幾個城鎮-天水, 酒泉, 敦煌等, 都世代累積了製作夜光杯的精湛工藝。武威周邊發現許多歷代文物, 最轟動的是在1969年, 有一匹 ‘銅奔馬’, 又名 ‘馬踏飛燕’, 從雷臺墓出土, 經鑑定為東漢時製造, 是一件舉世無雙,技藝水準極高的文物精品。 其後, ‘馬踏飛燕’ 成為中國旅遊標誌, 及被評定為國寶級文物。 故車隊行經市中心及很多建築物前, 都見到‘馬踏飛燕’ 的標誌。
張掖--丹霞地貌-2。

[/double_paragraph][double_paragraph]

午餐後, 車隊繼續西行, 駛往另一名城-張掖。 下午天色晴朗, 車隊沿公路馳騁, 但見兩傍山脈連綿, 巍然矗立, 公路築在山與山之間的狹窄平地上, 就似一條長長而蜿蜒走廊, 蔚為奇觀。 各隊員抖擻精神, 沿途細看這山巒地貌構圖, 迷人景色。 領隊亦選了一適當地點, 讓大隊稍作停留拍照, 小休, 瀏覽, 各適其適。 當日行程, 從蘭州出發, 經武威, 走了約540公里, 時近黃昏, 車隊到達張掖。 張掖, 古稱甘州, 與另一城市酒泉, 古稱肅州, 各取一字, 為甘肅省名稱來源。當晚晚餐後, 領隊簡報, 經考量行程進度, 及預測翌日天氣晴朗, 車隊可加遊附近的丹霞地貌, 眾人雀躍, 期盼翌日行程。

6月16日, 清晨, 車隊開往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, 遊覽五彩天池。 丹霞地貌群色彩斑斓, 岩壁陡峭, 氣勢磅礴, 造型奇特-有顺山勢起伏的波浪, 也有像不同顏色的絲線, 交織成一幅彩布條, 在陽光照射下, 色彩艷麗, 令人讚嘆造物神奇。
張掖-丹霞地貌-5。 
張掖-丹霞地貌-1。

 

 

蔡植華 18號車車手

[/double_paragraph] [/row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