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row][double_paragraph]
7月7日下午離開捷克,來到德國。 德國源於古代居住在中歐的日耳曼民族村落,日耳曼拉丁文為日耳曼尼亞,即萊茵河右岸的各個部落。 這是一個車迷會歡喜若狂的地方,因為德國也是一個先進的汽車生產國。
德國首站是德累斯頓 (Dresden),來到這前東德的工業重鎮,也是重要的科研中心,有「德國矽谷」之稱。 德累斯頓,意謂河邊森林的人們,是德國薩克森自由州的首府,德國東部重要的政治、經濟及文化中心。 德累斯頓是一個很秀麗而整齊的城市,擁有「易北河上的佛羅倫斯」美譽,馬車、單車、新型電車等穿梭市內,從易北河大橋上遠望河岸景色,幽美宜人,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車隊也來到位於德累斯頓的福士車系製造廠參觀,該廠設計很現代化。 福士汽車(Volkswagen) 是全世界暢銷品牌之一,也是世界第三大汽車製造商。原來Volks在德文的意思是國民,Wagen是汽車,全名的意思便是國民的汽車,簡稱「VW」。
7月8日早上離開德累斯頓,前往德國首都柏林(Berlin)。 柏林是德國的最大城市,是德國政治、文化、傳媒及科學中心。柏林位於德國東北部的低地平原,四面被布蘭登堡邦環繞,施普雷河及哈維爾河留經該市,佔地面積891.8平方公里。
[/double_paragraph][double_paragraph]
7月9日整日在柏林,車隊在富紀念性及歷史意義的柏林圍牆及布蘭登堡門瀏覽。 柏林圍牆建於1961年8月13日,全長155公里,分隔了昔日的東德和西德,也分隔了東西方兩種主義及意識形態。 1990年10月3日,德國重新統一,柏林圍牆被拆毁,也有盛大的慶典。現今所留存的已成為昔日歷史的印記,隊員們都珍惜在此圍牆前拍照的機會,甚至扮上圍牆上的圖案,活靈活現。
布蘭登堡門,由普魯士國王腓特烈‧威廉二世下令興建,建於1788年至1791年,以紀念普魯士七年戰爭的勝利。布蘭登堡門是柏林和德國的標誌和結束分裂的象徵,可說是柏林必到的地標。布蘭登堡門高26公尺,寬65.5公尺,深11公尺。以希臘雅典衛城的城門作藍本,以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,由12根各15公尺高、底部直徑1.75公尺的多立克柱式立柱支撐著平頂,東西兩側各有6根,依照愛奥尼柱式雕刻,前後立柱為牆,將門樓分隔成5個大門,正中門略闊。在正中門頂上設置了四馬兩輪戰車上的高約5公尺的勝利女神維多利亞銅像雕塑,象徵著戰爭勝利。
蔡植華 18號車車手
[/double_paragraph] [/row]